很多家长以为孩子视力不好就一定是近视,但实际上,视力差并不等于近视!视力偏低分为两种:一种是生理性的视力偏低,另一种是病理性的视力偏低。生理性视力偏低只是眼睛发育稍慢,而病理性视力偏低可能是眼睛存在器质性病变。
值得注意的是,学龄前儿童视力差的原因中,95%并不是近视,而是远视和散光造成的!因此,家长不能简单地把视力差归咎于近视。建议:
在孩子3岁左右入园时,带孩子到医院做两项检查——散瞳验光和眼轴测量。
❶散瞳验光(揪出隐形远视)
❷眼轴测量(预测近视风险)
通过这两项检查,可以预测孩子未来的屈光状态发展趋势,了解孩子是否容易患近视眼。
有些家长认为,孩子一旦戴上近视眼镜,度数就会越来越深,甚至摘不下来。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!
近视的发展与以下因素有关:
自然生长规律: 随着年龄增长,眼轴变长,近视度数会逐渐增加。
用眼习惯: 孩子用眼过多或不当,会导致近视发展更快。
未及时矫正: 如果孩子需要戴眼镜却迟迟不配镜,可能会因眯眼看东西导致近视加深更快。
同样是100度近视的孩子,佩戴眼镜的孩子近视发展速度明显较慢,而未配镜的孩子可能在两年内度数飙升至三四百度。
当孩子出现这些信号时,家长还在抗拒配镜就是犯罪!
▶频繁揉眼眨眼
▶看视频总往前凑
▶经常认错人
▶说看东西有"重影"
颠覆认知的真相:
1️⃣眯眼视物=给眼球"上刑",加速变形
2️⃣未矫正的近视每年增长100-150度
3️⃣18岁前眼轴每增长1mm,度数加深300度!
提醒家长: 孩子近视到一定程度时,应及时配镜矫正,不要因为家长的固执耽误孩子的视力健康。至于市面上的一些“偏方”(如理疗、按摩、眼贴等),它们只能缓解眼疲劳,并不能改变近视的本质。
近年来,“假性近视”这一说法在医疗界逐渐被淡化,因为它本质上根本不是近视!所谓“假性近视”,其实是由于眼睛过度疲劳导致的短暂性视力下降。例如,孩子近期作业多、用眼过度,出现短暂视力模糊,但经过散瞳验光后发现屈光状态正常或轻度远视。
数据揭示真相:
在所有近视儿童中,真正属于“假性近视”的比例不足1/5,但许多家长仍抱有侥幸心理,认为自家孩子只是“假性近视”,最终延误治疗。
提醒:
如果怀疑孩子视力有问题,应尽早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,明确诊断后再采取相应措施,切勿盲目相信所谓的“偏方”。
紧急呼吁:
▶3岁起建立屈光档案
▶每半年复查眼轴
▶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
▶20-20-20护眼法则(每20分钟看20英尺外20秒)
孩子的视力健康关乎一生,作为家长,我们要摒弃常见误区,掌握科学知识,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。定期检查视力,及时矫正问题,才能让孩子拥有明亮的未来!
参考文献:
[1]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分会. 中国学龄儿童眼球远视储备、眼轴长度、角膜曲率参考区间及相关遗传因素专家共识(2022年) [J] . 中华眼科杂志, 2022, 58(2) : 96-102. DOI: 10.3760/cma.j.cn112142-20210603-00267.
[2]张娟,苗升浩,独梅枝,等.徐州市沛县学生近视追踪队列建立基线调查结果分析[J].中国学校卫生,2021,42(10):1564-1567.DOI:10.16835/j.cnki.1000-9817.2021.10.029.